一日散记

楚云 » 2005-11-27 23:27 » 生活散记

今天的行程计划是:教堂->百脑汇。

“我们先去教堂,再去买电视卡。”这句话总觉得有说不出的怪异。中国人的习惯问题,好像佛堂是可以随喜的地方,而教堂是结婚的地方……

很怀念当年一个人背着书包,横穿陌生的上海,突见阳光下的教堂,那一刹地感动。向宝宝申请去教堂数次了,上次两个人跑过去偏吃了闭门羹。幸而今天又是阳光灿烂得不像话的日子,嘱咐宝宝带好相机,此时不去,更待何时。

下了公交没走多远,就是教堂了,不禁又要感慨一下:记忆里当年我从地铁出来,历尽无数跋涉,才终于找到教堂的。莫非在上海这几年,腿变长了?还是已经习惯了上海的距离?

午后三点的阳光下,教堂一如往日天天路过一样,平淡无奇。美丽的东西第一次看见,叫惊艳,天天看见就什么都不是了。不知道在宝宝眼里的教堂会是个什么样子?

走到门前,宝宝却不急进去,停在外面拍教堂的全景。我欣赏了教堂的尖顶五分钟,终于失去了兴趣,转而欣赏宝宝以各种姿势、各种角度专注地拍照。借她的眼睛,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经麻木的美丽……

进了门,却被告知必须分批进去,我们被安排在最后一批。已经有很多人傻傻地坐在进门处的长凳上等待。记得教堂外的小花园内有尊圣母像,于是问接待人员,可否先在外面逛逛,得到允许后,拉着宝宝直奔小花园而去。

进得园来,却有教徒正虔诚地跪在圣母面前祷告。不好意思打扰,继续深入……

转过去却是柳暗花明:一棵银杏树倚着红墙,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几近透明,宝宝大呼漂亮。之前门口有不许拍照的警示牌,于是我在路口放哨,宝宝在身后急忙抢拍……

突然有人走来,瞄见我们的相机,并不吭声。宝宝胆子壮了些,开始大拍特拍教堂的侧楼和屋顶下水口的石兽……

终于可以进去了。教堂里还是一如当年的安静、神秘。我不是天主教徒,但每次进教堂还是会由然升起崇敬的感觉。或许是教堂本身的建筑语言,最大程度上把人带进宗教的感知里。天顶上简练的弧形线条层层递进,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。仿佛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,闯进另一个世界……

拉着宝宝蹑手蹑脚走过两侧一个个小告解亭,读墙上挂着的说明。突然有音乐声起,是唱诗班开始练习。那旋律在大教堂里回响,显得庄严肃穆。有几个教徒跪着,低头告解,有如雕塑……

临走前,有两个中年义工大开正门,铺起了长长的红地毯,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祭坛前。好奇停下看看,原来是有人来教堂举行婚礼。感觉很美丽也很神秘。可惜时间有限,不能凑这个热闹了。

走出教堂,又转到小花园的圣母像那里。这会子没人了,宝宝也学别人的样子,跪在圣母前,叫我拍了几张照,可惜我慌慌张张,拍得都不好。我却没有跪。天主教说,人死后或升天堂、或入地狱。一切等待最后的审判;而我宁愿相信佛教的说法,还有来生,今生所不如意之事,尚有来生可约。

路过徐家汇藏书楼,楼前有一株姿态妙曼的树,宝宝被迷住,依依不舍又拍了很多。引得路边的阿姨很好奇地过来看我们在拍什么。站在宝宝身边陪着,有种很奇怪的感觉,我已经很久没有安静地欣赏一棵树欣赏这么久了。

藏书楼里正在免费展出一位日本画家的画,我们顺便也就进去看看。是略带抽象风格的水彩画,大色块、诗般的意境,很象读大学时美术课教的那种。看了一下门口挂的简介,原来画家是根据《枕草子》中文字的意境画的,难怪。

和宝宝并肩一幅幅画看过去,时而停伫默立、时而轻声议论、时而相视一笑。很喜欢其中一张,画着静夜里背靠背坐着的男女,眉眼之间无限旖旎。

接着去百脑汇买电视卡、视频线,从此宝宝这里也可以看电视了:D

//———————-

放上照片:

外部教堂尖顶

耶稣的十字架

美丽的银杏树

教堂内部天顶

小花园圣母像

暮色中的教堂

有 4 个人评论了 “一日散记”

  1. 楚云 说:

    呵呵,欢迎才女……

    教堂佛堂我都喜欢,前者是去看新鲜的,后者是去看热闹的

  2. 访客363644 说:

    不错,不错!

  3. 访客965207 说:

    访客965207到此一游!

  4. 轻云 说:

    相比教堂,我更喜欢佛堂,虽然它不那么庄重。可中国人的智慧,全在这细枝末节,似是而非中。

说说你的想法